材料采購成本的構成項目包括哪些?物料采購成本構成如下:
物料采購成本是指工廠根據經營發(fā)展需要,組織采購人員進行采購活動而發(fā)生的各類費用的統稱。工廠需明確物料采購成本的構成,并加強對各項成本的管理,從而有針對性制定物料采購成本控制措施,實現對物料采購成本的有效控制。
物料采購成本的構成包括物料訂購成本、維持成本、缺料成本三部分,具體說明如下。
訂購成本
◎ 指從訂單發(fā)出到物料收貨過程中所付出的成本總稱
◎ 訂購成本分為訂貨成本和購入成本兩類,具體包括請購手續(xù)費用、詢議價費用、物料運輸費用、物料保險費、物料裝卸費用、物料驗收費用、物料入庫費用等
維持成本
◎ 指為維持物料狀態(tài)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所發(fā)生的費用的統稱
◎ 維持成本主要包括存料資金成本、倉儲保管費用、裝卸搬運費、折舊費用、物料破損變質費用等
缺料成本
◎ 指因采購的物料不能保證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而導致各項的費用
◎ 缺料成本主要包括安全庫存成本、延期交貨損失、失銷損失、客戶流失損失等
采購成本控制流程
采購成本控制方案
采購成本控制方案
一、目的
為了加強采購成本管理,降低采購成本消耗,提高經濟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二、采購成本控制范圍
采購成本的控制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六類,具體如下。
采購計劃 采購價格 供應商 采購訂貨量 物料配送 貨款結算
三、管理職責
1.采購總監(jiān)具體負責指導、監(jiān)督采購成本控制工作。
2.采購部成本控制主管及專員負責采購成本控制具體工作。
3.采購部其他人員及財務部等配合執(zhí)行采購成本控制規(guī)定。
4.開發(fā)設計部門負責采購產品替代品的研發(fā)和工廠標準化的推進。
四、采購計劃控制
1.常備用料的采購計劃由采購部計劃管理人員根據采購申請、庫存情況及用料需求計劃制定,經采購部經理審核后報采購總監(jiān)批準。
2.其他用料的采購計劃由采購部計劃管理人員根據各部門的采購申請制定,經采購部經理審核后報采購總監(jiān)批準。
3.采購計劃應同時報送財務部門審核,以利于工廠資金的安排。
4.采購部在實施采購過程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采購計劃,采購計劃變更必須由總經理簽字確認后方可執(zhí)行。
5.未列入采購計劃內的物料一般不能進行采購。如確屬急需物料,應填寫“緊急采購申請表”,經總經理審批后方能列入采購范圍。
五、采購價格控制
(一)申請和審批控制
采購部進行物料采購前應填制“物料請購單”,明確物料的價格,經過采購部經理和財務部經理審核審批后執(zhí)行。
(二)采購方式控制
采購方式包括招標采購、供應商長期定點采購、比價采購等,采購部通過對各種采購方式的對比,找出成本最低的采購形式組合以達到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
(三)詢價控制
采購部利用網絡、行業(yè)協會、市場采價等多種渠道,快速獲取市場最高價、最低價、一般價格三類信息,從而保障采購詢價效率。
(四)比價控制
采購部分析各供應商提供的物料規(guī)格、品質、性能等信息,建立比價體系。
(五)估價控制
采購部成立估價小組(小組由采購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財務人員組成)自行估算出較為準確的底價資料。
(六)議價控制
采購部根據底價資料、市場的行情、采購量的大小和付款期的長短等因素與供應商議定出合理的價格。
(七)建立價格檔案
價格檔案包括以下兩個個方面的內容。
1.采購部應對所有采購物料建立價格檔案,將每一批采購物料的報價與檔案的價格進行比較,分析價格差異的原因,如無特殊原因,原則上采購價格不能高于檔案中的價格水平,否則應做出說明。
2.采購部應建立重點物料價格評價體系,由相關人員組成價格評價小組,定期收集有關的供應價格信息,分析、評價現有的價格水平,對價格檔案進行評價和更新。
(八)把握價格變動的時機
物料價格經常隨著季節(jié)、市場供求情況而變動,采購人員應注意價格變動的規(guī)律,把握好采購時機,節(jié)約采購資金。
(九)獎懲控制
如果實際物料采購價格低于檔案價格或工廠最高限價,將給予經辦人一定比例的獎勵。如果實際采購價格高于檔案價格或工廠最高限價,則必須獲得采購部核價人員的確認和總經理的批準方可執(zhí)行采購,視價格高低程度給予經辦人一定比例的罰款。
六、供應商控制
1.采購部應建立供應商評價體系,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和篩選。
2.供應商評價的指標包括產品質量水平、交貨能力、價格水平、技術能力、售后服務、人員配置、現有合作狀況等。
七、采購訂貨量控制
1.采購部根據以下內容確定安全庫存,具體如下
倉儲部提供的物料庫存日報表 供應商提供的已訂貨物資的未達存貨日報表 采購計劃 以往經驗
2.采購部根據安全庫存、貨源情況、訂貨所需時間、物資需求量、貨物運輸到達時間等確定最佳訂貨量及訂貨時點。
八、物料配送控制
(一)交貨方式控制
1.交貨方式有供應商包送、托運、外包和自提四種。
2.采購部應根據工廠生產需要及供應商的情況選擇成本最低的交貨方式。
(二)運輸方式的控制
采購部應根據工廠所需物料的多少與性質、路途的遠近、交通條件和貨物急需情況,合理選擇鐵路、公路、水路或航空運輸等方式。
(三)運輸線路的控制
采購部在運輸方式確定之后,確定最短的運輸路線,以節(jié)省運輸費和運輸時間,具體要求如下所示。
1.在運輸線路較簡單的情況下,采購部可選用人工計算的方法求出最短路線。
2.在運輸線路較復雜的情況下,采購部可選用網絡圖模型求出最短路線。
(四)運輸商的控制
采購部在運輸方式確定后,需根據企業(yè)采購的相關規(guī)定選擇正規(guī)、具備相關資質且實力強服務好的運輸商。
九、貨款結算控制
(一)物料登記入賬的基本要求
采購物料登記入賬時,價格、質量、數量、規(guī)格型號應完全符合采購訂單的要求。
(二)采購物料付款的三大條件
采購物料付款時,應滿足以下三條件,否則財務部不予付款。
1.已經列入當期貨幣資金支出預算。
2.雙方往來賬核對無誤。
3.“付款申請單”已經財務部經理簽字批準。
十、其他控制途徑
(一)尋找替代的原料
開發(fā)設計部門應不斷研究原料的替代品,以求規(guī)避采購綁定風險,不斷降低原料采購價格。
(二)標準化
開發(fā)設計部門應成為企業(yè)標準化的推進者,實施規(guī)格的標準化,為不同的產品項目、夾治具或零件設計共通的規(guī)格,降低訂制產品的數目,降低采購成本。
(三)強化談判技能
采購談判并不只限于價格方面,也適用于某些特定需求時,使用有效的談判方式,通常所能期望達到價格降低的幅度約為3%~5%。
(四)利用通信技術
采購人員在執(zhí)行采購任務時,應逐步實現采購活動的電子化,減少不必要的公差,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
(五)改善交貨期限
采購部在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時,應注意明確采購的交貨期限,實現采購訂貨批量與庫存維持成本的平衡,有利于降低總體采購成本。
(六)有計劃的大量購買
一般情況下,采購的訂貨量與采購成本成反比的關系,因而采購部在執(zhí)行采購活動時,在庫存量與庫存成本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大規(guī)模采購,便于降低采購成本。
推薦閱讀:
5663人閱讀
國家企業(yè)信用公示信息系統山西入口(企業(yè)信息公示年報流程)3916人閱讀
如何查詢商標注冊情況(注冊商標名稱查詢詳細步驟)2542人閱讀
廣州紅盾網企業(yè)信息查詢系統入口(紅盾網企業(yè)信息查詢流程)1980人閱讀
國家企業(yè)信用公示信息系統湖北入口(工商年報公示流程)1662人閱讀
內蒙古企業(yè)信用信息查詢公示系統入口(企業(yè)公示年報流程)1555人閱讀
遼寧省企業(yè)信用公示信息系統入口(工商年檢具體操作步驟)1414人閱讀
員工工資超過5000怎么扣稅(5000以上扣稅標準稅率表)1393人閱讀
食品經營許可證網上申請登錄入口(山東食品經營許可備案系統操作流程)1207人閱讀
國家企業(yè)信用公示信息系統四川入口(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填報流程)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