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考證還是實務工作中,都會遇到,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內容。
(一)確認
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交易,是集團內部資產、負債等資源的重新組合,本質上不是市場化的商業(yè)交易,從最終控制方的角度來看,企業(yè)合并發(fā)生前后控制的凈資產價值量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合并過程中不會產生新的資產和負債。
合并后的報告主體應視同自最終控制方開始控制時一直一體化存續(xù)下來的。
會計處理原則:采用權益結合法理論,按賬面價值計量,不確認損益。
(二)個別報表中的處理
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資產、負債,應當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終控制方合并報表中的賬面價值計量。即原賬面價值,包括最終控制方原收購被合并方時的商譽(同長期股權投資);同一控制下合并不會形成新的商譽,但被合并方在企業(yè)合并前賬面上原已確認的商譽應作為合并中取得的資產確認。
合并方取得的被合并方凈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合并方支付的合并對價的賬面價值的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股本溢價,不足的調整留存收益。
(1)控股合并
借:長期股權投資(被合并方在最終控制方合并報表中的賬面價值)
應收股利(被合并方已宣告尚未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倒擠,借差)
貸:銀行存款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倒擠,貸差)
借:管理費用(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注】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最低沖到0,不能沖成負數,因為公司法規(guī)定我國采用實收資本制度,如果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為負數,就表示資本沒有到位,不符合公司法規(guī)定了。
盈余公司也不能沖成負數,因為盈余公積是從利潤中提取的,提取多少才能用多少。
未分配利潤可以成為負數,表示未彌補的虧損。
(2)吸收合并
借:資產(被合并方賬面價值)
貸:負債(被合并方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倒擠,若在借方則沖減股本溢價、留存收益)
借:管理費用(投資直接費用)
貸:銀行存款
【注】合并方控股合并時取得的是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權益。吸收合并時取得的是被合并方的資產和負債。
(三)合并報表中的處理
1.合并方在合并日應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被合并方的有關資產、負債應以其賬面價值并入合并財務報表。雙方在合并日及以前期間發(fā)生的交易,應作為內部交易進行抵消。
2.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應當進行調整,參與合并各方在合并以前期間實現(xiàn)的留存收益應當體現(xiàn)為最終控制方合并報表中的留存收益。
(1)在合并報表中,應當抵銷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若子公司原來是從集團外部購入的,則原來購入時的商譽繼續(xù)存在,體現(xiàn)在本抵消分錄的借方。
借:股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比例)
少數股東權益(子公司所有者權益×比例)
(2)編制調整分錄,以合并方調整后的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為限,將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實現(xiàn)的留存收益中歸屬于合并方的部分進行恢復?;謴土舸媸找娴恼{整分錄每年都需要編制;如果未能全部恢復的,應當在附注中披露。
借:資本公積(以母公司調整后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貸方余額為限)
貸:盈余公積(子公司數×母公司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潤(子公司數×母公司持股比例)
【注】調整分錄的含義是,在合并報表中反映出集團整體以前期間的留存收益,從而有利于使用者了解集團以前期間的盈利狀況,如果不調整,這部分留存收益就被抵銷了,相當于隱藏到資本公積里面了,財務報告的透明度就降低了。合并報表要始終站在最終控制方的角度來理解。我們國家以前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這個規(guī)定,隨著報表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要求越來越高,會計才需要不斷改革。
其實,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實現(xiàn)的其他綜合收益、專項儲備等等所有者權益項目中,歸屬于合并方的部分都應當按比例恢復,但是這個會計準則沒有明確規(guī)定,需要進一步改革。
推薦閱讀:
5643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